摘要:10月19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嵩山论坛第三届中医*文化论坛上,部分中医院、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在数字中医*领域的尝试和实践。
郑州10月19日电 (记者 韩章云)AI辅助中医临床诊疗、打造可共享的中医*智能电子病历、一剂乌梅汤在互联网医院平台单日最高销量超1200万份……10月19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嵩山论坛第三届中医*文化论坛上,部分中医院、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在数字中医*领域的尝试和实践。
嵩山论坛第三届中医*文化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韩章云 摄中医*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杰出贡献。随着时代发展,数据要素正赋能各行各业,对于具有文化与科学双重属性的中医*,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数据价值,促进中医*高质量发展,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
今年7月,国家中医*管理局与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数字中医*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将用3年至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促进中医*数据的共享、流通和复用,初步实现中医*全行业、全产业链、全流程数据有效贯通,全力打造“数智中医*”。
当日论坛,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为论坛发来贺信。他指出,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推动中医*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让中医*造福世界人民,是全体中医*人共同的责任。
“释放中医*数据的价值,赋能中医*医疗、科研等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数字中医*大有可为。”浙江中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高祥福举例称,该院录入电脑的中医门诊病例有标准格式,这意味着每一个病人都可以成为临床研究的样本。此外,中*饮片、院内制剂都已实现编码,为后续的数据挖掘打下基础。
对于近年中医*走红社交平台“圈粉”年轻人这一现象,他认为,互联网对中医*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成就了包括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贵州省人民医院月饼等网红爆品,“各级中医院应积极拥抱互联网医院,让中医*惠及更多民众”。
中国知网副总经理柯春晓举例称,当前AI辅助中医临床诊疗已能够根据中医望闻问切、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检验结果等,推荐相关的中医疾病,并提示治疗内容。
对于数字中医*的发展,日本昭和大学*学部天然医*治疗学研究员仝选甫表示期待。他认为,临床疗效、科研数据、学术论文能够向世界证明中医*的科学性,上述内容数字化,更便于海外民众了解中医*文化。
本次论坛由河南中医*大学与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围绕“传承中医*文化,促进中医*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多位中医专家分享了观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