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下文物保护区“扩容” 由点及面保护甲午沉舰遗址

admin 次浏览

摘要:

  济南11月11日电 (记者 赵晓)“此次山东省水下文物保护区扩容,将历次发现的甲午沉舰遗址完整纳入保护体系,实现由点及面提升保护。”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泽冰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水下文物保护既要保护好遗址本体,也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遗址周边环境。

2022年,水下考古队员测量刚出水的“靖远”舰克虏伯炮弹。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供图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调整第一批水下文物保护区,将“来远”舰遗址、“靖远”舰遗址纳入其中,并更名为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至此,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中的“定远”舰、“靖远”舰、“来远”舰三处遗址,全部纳入山东省水下文物保护区。

  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沉舰遗址,位于威海市刘公岛以南威海湾海域内,从2018年至2023年共出水文物4000余件。2022年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定远”舰沉船所处的“威海湾一号沉舰”遗址列入该省首批水下文物保护区。

  王泽冰介绍,和陆上文物保护单位相比,水下文物保护区在保护措施和技术方法上有一定特殊性,其保护过程需要文保部门和海警、海事、港航、渔政、海监、地方政府及渔业协会等多方合作。“水下文物保护区的保护难度更大,文物一般分布在海中,发生盗捞情况很难掌握,对其进行实时监控的难度远大于陆地。”

  在王泽冰看来,山东省水下文物保护区的划定和扩容,为今后考古人员开展遗址原址保护和深入研究水下文物保护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完)

随机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青白江咚波电子商务网
2、本站永久网址:http://www.zcxhd.com
3、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4、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