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丨“金龟婿”的来历,竟与新疆这枚兵符有关?

admin 次浏览

摘要: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一枚小巧的铜龟符,别看它只有4.15厘米长、1.9厘米宽,厚度也才0.45厘米,却是一件响当当的国家一级文物!千年前,它可是能调动西域千军万马的“军事密码”。

  1981年,这枚铜龟符在焉耆回族自治县博格达沁古城被发现。龟背上刻着纹路,头部留有小孔,腹部还环绕刻着一圈铭文:“右玉钤卫将军员外置阿史那伽利支”,中间嵌着一个“同”字。经学者考证,这位将军正是唐朝西域名将阿史那忠。

  唐高宗时期,阿史那忠担任西域道行军大总管,镇守焉耆、龟兹等“安西四镇”,而这枚龟符,正是他指挥西域大军、传达军令的“加密令牌”。

  兵符在古代就是调兵遣将的“密钥”。春秋战国流行虎符,到了唐代,因为要避李虎的名讳,就改成了鱼符。等到武则天执政,因玄武象征龟,她觉得和“武”姓很配,于是大手一挥——鱼符变龟符!当时三品以上官员佩“黄金龟”,四品佩“白银龟”,五品佩“青铜龟”,我们现在说的“金龟婿”,就是这么来的。

  兵符还分雌雄:阴文为雌符,阳文为雄符,两符合一,才能调兵。展厅里这枚是雌符,和朝廷手里的雄符配成一套,见证了唐代中央对西域的严密管控。

  博格达沁古城作为汉唐时期西域重镇,是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这枚龟符的出土,不仅印证了焉耆作为“安西四镇”之一的战略地位,还说明唐代那套严密的军政制度和符节体系,早已在西域落地生根。阿史那忠手持这枚龟符,守护边疆安宁,也守护着丝路的繁华畅通。

  如今,巴州文博院以这枚龟符为灵感,推出了“铜龟符”双层冰箱贴!当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把这枚冰箱贴带回家,就像把一段历史“贴”进了日常生活,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聊天。

  从调兵信物变身生活雅趣,这枚穿越时空的龟符,继续讲述着大唐西域的辉煌往事。它让我们看到:历史从未远离,它正以新的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延续。

随机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青白江咚波电子商务网
2、本站永久网址:http://www.zcxhd.com
3、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4、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