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4日至7日,“气动科普走进边陲·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在云南文山举办。活动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云南省文山州科学技术协会、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主办。旨在通过丰富多彩...
8月4日至7日,“气动科普走进边陲·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在云南文山举办。活动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云南省文山州科学技术协会、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主办。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普形式和内容,激发边疆地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对空气动力学科的兴趣,拓展他们的科学视野。
活动包括科普报告、实践活动和交流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向文山州第一中学捐赠了300余册与空气动力学和航空航天相关的科普读物,以培养学生对这些领域的兴趣。
科普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崔凯研究员在文山州一中为学生讲解了飞机“体型”的设计原理及其与空气动力学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韩桂来研究员在文山市会务中心向中青班学员和干部介绍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历史发展和相关的流体力学知识。
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余永亮教授在喜古乡小寨村为孩子们讲解了人类从动物飞行中获得的飞行灵感和飞行器的技术发展,并回答了少数民族儿童的问题。
实践活动环节,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的两位老师和蓝色学堂航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的四位大学生分别前往当地乡村和学校开展航空航天气动主题科普活动。他们结合理论和实践,讲述了中国飞机的发展历程和背后的科学原理,并指导孩子们制作飞机模型,揭示其中的奥秘。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科普工委会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惠增宏研究员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鼓励边疆地区的儿童长大后建设家乡和国家。
崔凯研究员表示,此次活动是在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唐志共院士的指导下组织的大型科普活动。希望通过向文山的孩子们普及空气动力学知识,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未来将加强各方合作,深入开展科普活动,把科学知识带到更多边疆地区和全国各地。